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孝虽是为仁之本,但并不是仁本身,仁也决不限于孝。
道之所以是最强大的生命力,原因在于他既是母又是婴儿。与人不善者是与人为善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。
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古希腊智者芝诺说万物皆静止(他提出了飞矢不动之类的命题),就是着眼于哲学层次的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?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认识到这个整体,人类对天的认识和掌握就清楚明了。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。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天地的巨大繁荣就在于万物各自生存、发展、彼此共存共荣。《周礼》记载周朝设官分职的制度,相传为周公所作。
作为其结果,则是完整的有系统的知识。行是很难的,正因为如此,就需要更加努力。这当然不是说,实践可以取代学文。既有富比诸侯的子贡,又有贫穷如颜渊者。
二是种类、群类,包括贫富、贵贱、社会地位的差别。人民之需要水火,是人人皆知的,但仁对于人民,比水火还重要。
学是通过耳目见闻获得知识,通过记忆储存知识。《论语·先进》记载:德行: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。孔子所说的思,是一种理性思维,不同于具体的经验知识。同样一个问题,对不同学生有截然不同的回答。
品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内容,但忠与信是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品德。又有人喜欢思考,却忽略了踏踏实实的学习。孔子的学生子路,勇敢而且喜好音乐,经常在孔子那里弹瑟。子曰: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,从我者,其由与?子路闻之喜。
他在教育事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形成了一套教育理念,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,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。事实上,在孔子的学生中,有各种各样的人,既有贵族出身的子弟,又有平民百姓的子弟。
一个人如果不能提出如之何,如之何的问题,对于这样的人,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办了。君子当然要吃饭,但从事学习和学术的君子,不必去种地。
因此,孔子说:君子不器。但是,在孔子这里,二者不是界限分明、决然对立的,二者倒是统一的。[19] 孔子既然叫他去做官,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条件,但是,他以谦虚的口气说,我对这个并没有信心,孔子不仅不以此批评他,而且由衷地表示高兴,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。孔子并没有现代人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个体观,但是,他对个体的性格、能力、才质、兴趣和特长是十分重视的,也是很尊重的。这最后一个知字,究竟是指智慧,还是指知识?如果是指智慧,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。子夏注重细节,但有所不为。
器皿有各种用途,不同的器皿有不同的用途,但都是工具。这是一种重思的理性精神。
比如: 子路问:闻斯行诸?子曰: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?冉有问:闻斯行诸?子曰:闻斯行之。这些观念,对于教育的发展,可能具有某种意义。
因为衡量一个人的学问道德的,不是他的言说,而是他的行为。[15]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仁是需要一生为之努力的。亲眼所见而得的知识,虽是次一等的,但也是知识。这同后来的专业教育确实很不同。孔子衡量和评价学生,从不以贫富贵贱分等级、论优劣,而是以品德、学业为标准。
在思考中不离学习,就会使所思有坚实的基础。孔子的乐教思想非常丰富。
不过,孔子决不是凭空创造的,而是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,这就是以述为作(冯友兰语)。子曰:君子谋道不谋食。
君子则不应成为这样的工具,而应当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的人,能对社会产生更大作用。[32]《孟子·尽心下》,《十三经注疏》本。
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文献,有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等,即以诗、书、礼、乐教[29]。孔子崇尚古代圣人之言、圣人之治,实际上是对圣人作出自己的解释,以表达他的社会政治理想,并对现实政治进行评判。这二者又是互为条件、互为因果的。孔子教育学生,无论干什么事情,都要以诚心待人,这样才能相互信任,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,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。
子曰:‘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这些原则是道的具体体现。
《乐》已佚失,只在《礼记》中保存《乐记》一篇,但非孔子所作。这当然是很高的要求,仁处在包括老师在内的任何权威之上。
但这并不只是专业特长。但是,即使是近现代的教育,也是有教育理念的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4-05 17:0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51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2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1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1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5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32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17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17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00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